一直以来,中韩两国经济通过供应链合作实现增长,但中美纷争、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国际环境使中韩合作日益困难。特别是在目前各国加强本国内供应链从而威胁全球供应链的情况下,中韩产业关系也在逐渐从供应链分工转变为竞争关系,同时政府层面培养的核心产业也出现重叠。在合作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中韩两国对于包括产业供应链在内的各领域合作的探索变得尤为重要。
赵哲在演讲中指出,从全球供应链的变化趋势来看,显示全球供应链是否扩大的世界经济GVC参与率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不断攀升,但此后整体上未出现太大变化,而在金融危机或新冠疫情时期,世界经济GVC参与率明显下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中国主导了全球供应链的扩大,而在新冠疫情暴发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终消费品的供应基地,同时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中间材料及资本材料。中国的新冠疫情稳定速度较其他国家更快,生产恢复速度也相应更快,因此疫情期间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但进入今年以来,比重开始出现下降。与此同时,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中也一直高度依赖中国的韩国出口也从2022年开始急剧下降。自中韩建交后,2022年5月韩国月度贸易收支首次对华出现逆差,此后逆差持续。包括香港在内,今年前7个月韩国对华贸易收支逆差也一直持续,进出口分别减少25.9%与7.2%。
随着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的提高,韩国的部分产业开始从对华竞争优势转变为劣势。进军中国的韩国企业销售额在2013年为2502亿美元,但此后持续下降,2020年减至1252亿美元。从韩国的主要企业来看,三星在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从2013年的19.7%下降到2017年的1%以下,2022年第二季度仅停滞在0.9%。现代汽车2014年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为9%,但去年降至2.4%,2021年1至7月一度仅为1.6%。
在此期间,中国企业迅速崛起并与韩国企业展开激烈竞争。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三星和苹果分别以20%和18%的占有率位居世界第一与第二,但第三至第十位中的小米、vivo、OPPO、Realme、荣耀、华为等均为中国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共达46%。在全球显示器市场上,去年中国企业的占有率达到41.5%,超过占有率为33.2%的韩国企业。电动汽车电池方面,中国的CATL以32.6%远远超过占有率仅为20.3%的LG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上,去年特斯拉以94万辆的销量位居全球第一,而紧随其后的是中国的比亚迪和上海通用武陵,销量分别为59万辆和46万辆。今年比亚迪更是跃居第一。
随着两国产业技术水平的你追我赶,竞争加剧导致合作变得困难,同时受全球供应链威胁因素与各国自身供应链加强的影响,双方之间的贸易与合作备受阻碍。赵哲就这种情况下的中韩产业合作提出建议称,中韩两国需要通过构建新的产业分工结构来实现合作共赢。中国的快速追赶使韩国在技术或品质等方面领先的领域持续缩小,因此比起在差距上的产业类别分工,更应在同一产业及产品内通过差别化进行分工。
赵哲还表示,中韩两国应以目前均较其他发达国家处于劣势的产业为中心,加强竞争力,扩大相互交易。同时为避免供应链中断,还应建立供应链相关的双边协商机制并强化协商机能。此外,中韩双方还可通过共享产业革新成果,利用中国新型基础设施与韩国数字基础设施扩大双边商机,以构建新的东亚供应链,从而实现新的社会问题解决型产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