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在16日举行的“2022亚太金融论坛(APFF)”《中美货币政策背离的影响及对策》主题演讲中作上述发言。徐洪才还表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和更加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发展短期下行压力较大,长期来看人口增长放缓和低碳转型挑战持续。美国经济则面临疫情不确定性仍存、供应链短缺增加通胀压力、中期选举两党对立阻碍政策落地、政府债台高筑、加息导致的金融风险等严峻挑战。
在此背景下,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基于本国国情出现了方向上的背离。徐洪才表示,不同于美国收紧货币政策,中国货币政策近期宽松迹象明显。去年年底至今年初,央行下调多项贷款利率。今年中国货币政策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为实体经济创造合理宽松的金融环境。
徐洪才预测,美联储未来三季可能分别进行加息,2023年可能加息三次,2024年加息两次。按每月减少900亿美元来计算,美国将在2026年底完成周期性变化。从影响上来看,美联储加息将冲击全球金融市场,给土耳其、墨西哥、阿根廷、印度尼西亚等新兴经济体带来负面溢出效应,也会影响中国、中国香港股市和人民币汇率。伴随着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将推动美元走强,吸引更多资本回流。这将导致其他国家流动性压力加大,市场融资成本上升,国家或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上升。新兴经济体股票、债券市场将面临下行压力、汇率贬值、金融环境恶化。
就相关风险防范,徐洪才建议,需充分发挥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积极作用,主要经济体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把握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减少政策调整对市场的冲击,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络,防范化解潜在金融风险;各国应在需求和供应方面积极应对通膨,推进结构性改革,修复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充分发挥世卫组织作用,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加快恢复世贸组织功能,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特别是恢复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核心地位。
APFF由本报和全球经济财政研究院(GEFRI)联合主办,本届论坛主题为“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的风险与应对”,探讨全球开启金融正常化进程背景下,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国家金融风险与应对方案。论坛于每年春季举行,是由韩国企划财政部、金融委员会、金融监督院、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支持的国际金融论坛,旨在讨论全球最热门金融话题,为地区与全球金融合作进言献策,助力国内外金融政策制定与完善。
今年的论坛上,英国牛津大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教授保罗·科利尔(Paul Collier)、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斯蒂芬·金教授、伦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亚历克斯·埃德曼斯、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卞永祖等专家学者分别发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