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春汽博会亮相的韩系车包含两个大类:一类是已经本土化的北京现代车、东风悦达起亚车;另一类是以韩国现代、韩国起亚和韩国双龙为代表的进口车。从本次汽博会韩系车展出及销售情况来看,这两类车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销售业绩也是冰火两重天。已经本土化的北京现代及东风悦达起亚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而纯韩国进口车均表现出业绩平平的特点。
业绩的多寡,在销售人员的脸上或多或少都能读出来。记者在采访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销售人员时,他们表现出来的那种超乎寻常的自信及因忙于接待而表现出来的些许坐卧不安已经诉说了他们令人艳羡的业绩数字。据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北区事业部东北办事处区域经理金钊向记者介绍,展会前九天销量累计达1596台,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吉林省瑞德汽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晓东也告诉记者,汽博会期间长春四家起亚店总销量超过1000台。
与本土化的韩系车形成鲜明对比,纯韩国进口车的展区虽然也是人头攒动,但明显看出看的人多下单的少、看漂亮车模的多真正看车的少。而销售人员的忙里偷闲的清幽及表面的淡定,很容易看出他们内心深处的焦躁与不安。
在采访专门销售韩国起亚车的吉林同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鞠健、专门销售韩国双龙汽车的长春圣德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斌、专门销售韩国现代车的长春华阳旗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磊时,他们共同的感受是对自己所代理的韩国品牌车毫无疑义地充满自信。特别是代理双龙汽车的王斌先生,虽然并不满意现在双龙的销售表现,但仍然如数家珍般拿出双龙的诸多优点:韩国总统座驾品牌车、底盘好、韩国军队用车等等。听他介绍完,记者也确实感觉此车真的很不错。但是如双龙一样不错的韩国进口车,为什么不能创造出如北京现代等的不俗业绩?三位有过多年销售经验、非常了解客户需求的销售经理给出了答案。
第一、高端车:“高处不胜寒”
在韩国进口车中,近百万或超过百万的高端车并不少见。但是在中国消费群体中,能有实力购买高端车的消费者又很难或很不情愿开回一辆从韩国进口的百万豪车,因为驾驶宝马、凯迪拉克、宾利等这些名车更会吸引人的眼球、更会增强自信感。
第二、中档车:“酒香也怕巷子深”
专门打造SUV的双龙汽车,可以得到韩国总统的“临幸”,应该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特点。就是这种可以集“万千优点于一身”的双龙汽车,在长春甚至在中国却少有人问津。就连记者本人如果不参加汽博会都不会知道还有“双龙”这种车。造成这种局面,不仅仅是消费者孤陋寡闻的问题,因为某些汽车企业没有尽到让消费者“知情”的义务。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在这里应该改成“车好也怕消费者不知情”。形象推广还是应该做的,而这种推广不应仅仅靠体育赛事和嵌入式广告,必要的直投广告更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北京现代就舍得投入。在本次长春汽博会展馆周围,许多巨幅“都教授”代言的北京现代广告很是吸引眼球。想一睹金秀贤“芳容”的“女施主”,在垂涎“都教授”之时也许就会瞄上北京现代。
第三、“公务车”:“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韩国进口车中,有一部分中高档车过去一直以能成为中国政府的“公务用车”吃上“皇粮”而沾沾自喜。中国从去年进行车改,对公务用车进行了限制。针对政府公务用车,有关部门推出了“双十八”政策,即排量不能超过1.8,价格不能超过18万。现在能成为“公务车”的韩国进口车中只有个别车企能够达到此标准。以前中国政府部门在选用公务用车时韩国车占了一定比重。现在政府部门不但不能再买这样的公务车,就连以前已经购买的公务车也要封存。
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原因就是韩国车企不能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因时而动”。而另一个原因是某些韩国车企自认自己的车无论是车型还是车款都非常“高大上”,不能因时、因地而变。其实自己认为好不行,中国的消费者说好才是真正的好。
第四、赚钱车:“一枝红杏出墙来”
无论是韩国现代还是韩国起亚和双龙,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主打某种车型,或某一种车型卖的非常好,而其他车型受关注程度很低。在三家韩国进口车中,韩国起亚的销售业绩虽然不错,在展会期间共销售了60多台车,但是在这60多台车中有40多台是同一品牌——索兰托。这种“一枝独秀”的销售模式略显单薄,同时也会有一定风险。中国一汽-大众之所以能够稳坐中国区销售量第一的宝座,靠的并不仅仅与中国消费者那种“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很大程度在于一汽-大众为购车消费者提供了足以眼花缭乱的选择机会。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丢了南方有北方”的经营模式,还是值得韩国车企玩味的。
采访接近尾声时,几位代理商都在向记者表达这样的想法:“中国市场大的惊人,希望韩国车企能够针对中国市场制定一些应对策略,这样也许能让中国的经销商好过一点。”
记者:柏林 常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