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亿美元外储的得与失

发稿时间 2014-02-19 08:33
1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0.6%,进口增长10%,贸易顺差318.6亿美元,扩大14%。数据亮丽,提亮了为其他数据所描绘的相对暗淡的前景。如果该数据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紧跟欧美国家的复苏,出口迅速活跃的事实,接下来恐怕就要面临外储急剧膨胀的问题。庞大的外储把海外资本回流风险挡在了门外,但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累计起来的庞大负债,却没抵御能力。

据外管局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2013年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全年增加4327亿美元,去年底已激增至3.82万亿美元。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尽管人民币不断升值,外储储备也从6600亿美元起跳,增长了479%。但若以人民币计价,外储只是从5.5万亿元增至如今的23.3万亿元,增长324%。尽管大多数外储都是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积累下的,但以人民币和美元分别计价,仍显示出储备被外币的贬值所吞噬。与此同时,外管局用尽浑身解数,但外储保值增值的速度始终未能赶上币值贬损的速度。中国制造辛苦赚来的外贸顺差就这样被稀释了。管理着中国庞大外储的“隐形人”朱长虹离职,或与外储提高收益率所面临的困难有关。

庞大的外汇储备在手,稳定了飘忽不定的热钱,海外资金流出的时候也可以弥补国内资本的不足。年初以来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原因是资金外流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陷入危机和动荡。去年阿根廷央行为提振本币动用了近1/6的外汇,现在已经无能为力,比索急剧贬值20%。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们创造了“脆弱五国”的说法,指的是印尼、南非、巴西、土耳其和印度,这些国家都有庞大的经常账户赤字,这也意味着在外国资本突然逃离的情况下,他们的处境是非常脆弱的。这些国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顶着新兴市场的光环吸纳了过多热钱,但国内却并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没有能靠出口平衡国际收支账户。当年的五个金砖国家,三个已经堕入脆弱国的行列。唯有中国凭着制造业的崛起积累了庞大的外储。

但经济危机存在多种形式,当年的“欧猪五国”就属于另一种。欧洲国家政府借贷比例过高,偿债能力脆弱。中国在积累下巨量外汇的同时,吸纳这些外汇的渠道是发行基础货币,这就直接刺激了国内货币环境的超宽松局面,受到金融系统眷顾的企业和政府的借债活动高涨,负债水平也上升到危险的情况。截至2012年,中国企业负债65万亿,负债率是全球的4倍。据标准普尔公司估计,近年来由于借贷活动激增,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公司的债务规模已经达到约12.1万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企业的债务规模约为12.9万亿美元,现在是全球负债最重的。而中国的GDP规模只是美国的一半,企业总规模也大体相当。

当企业发生债务危机,大面积丧失偿债能力的时候,外储能否帮得上忙?表面看,相当于20余万亿人民币的外储做准备金,替破产企业和银行捂盖子,玩“五个茶壶四个盖”的游戏绰绰有余。但外储毕竟以外汇的形式存在,若要进入国内的支付系统,先得兑换为人民币,这就势必推高人民币汇率。而人民币汇率急速走高,连锁反应是出口企业受到冲击,制造企业遭受第二次打击。

本质上,中国没有外债问题,所以储备的规模再大,和热钱流动引发的危机也没有关系。并且外储规模之大,已经到了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程度,央行或会重新考虑外汇政策。1月份的贸易数据,或使今年的人民币缓升预期生变。

文/邢海洋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